四川日报: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争当培根铸魂“领舞者”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2023-01-13  707

                 1.jpg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舞蹈学院原创作品专场晚会“阳光下我们舞起来”

                 5a866320eb3a15a183bfb67bd6385b1.jpg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金奖)作品《远山不远》

一个月前,四川省中华经典诵写讲演大赛颁奖晚会上,获得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以下简称“川师大舞蹈学院”)的《大学之道》应邀展演。一位观众说,从舞者的律动中,仿佛看到了从古至今的学府风貌。观众对这个作品认可的背后,是川师大舞蹈学院人凝心聚力、攻坚破难、砥砺奋进的担当作为。
  近年来,川师大舞蹈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引领、以舞铸魂”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积极创建“领舞者”党建品牌,有力促进党建工作和育人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为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和祖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由舞影佳创提供)

以舞强基 创建党建工作品牌
  2022年秋,川师大舞蹈学院“领舞者”党建工作品牌进入酝酿成熟期。为什么取名“领舞者”?学院党委书记刘洋说:“舞蹈学院作为川师大的人才培养基层单位,重在面向未来培养‘德才兼备、文舞兼修’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和舞蹈艺术工作者,我们的教师是‘领舞者’,我们的学生更是未来的‘领舞者’。”
  “领舞者”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工作以“政治领航、头雁领军、作品领衔、美育领跑”为抓手,着力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领舞者、如何培养和为谁培养”的根本性问题。
  “政治领航”突出方向指引。设立理论学习日,实施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班子成员讲党课制度;开设“舞‘道’党史”特色课堂,“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优秀大学生+学生党员”讲党史,累计开展特色党课10次、优秀大学生讲党史44场。
  “头雁领军”带动队伍建设。“头雁”即领导班子、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师生。推进名师工作室、“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开设“名师”讲坛,推出“名师”“名品”党史课,以研究生“三合一”优秀支部工作法建设带动7个党支部工作法开展。
  “作品领衔”强化内容供给。重大项目党员“揭榜挂帅”,以荷花奖等精品力作为典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60余件。
  “美育领跑”增值社会服务。党建带团建,师生联动、校企联动,广泛实施“美育+公益”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开展以舞献礼、“以舞抗疫”等活动,实施“互联网+视域下舞蹈重塑经典”项目,构建线上线下“大美育”思政格局,受益群众达3000万人次。
  近3年,川师大舞蹈学院各项事业在党建引领下实现历史性突破: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七夕晚会、“巴蜀儿女心向党”等国家级、省级重大展演活动;舞蹈专场“阳光下我们舞起来”线上观看量超300万,并获得四川省优秀剧目展播最佳人气奖;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是该类别唯一获奖的高校作品;创业团队“舞影佳创”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银奖,实现零的突破;出版《高校“美育+公益”创新体系建构研究》,探讨四川省志愿服务工作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开拓。

以舞育人 培育崇德尚艺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川师大舞蹈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党建+美育”,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突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联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博艺杯”为特色,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成长的舞台;打造“舞音铸魂”讲堂与优秀大学生讲党史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水平;以“追光”与“追梦”训练营、“舞吾动能”加油站等为举措,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听说写等综合素质,培育有理想有担当重践行的时代新人。学生黄凯迪入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强;“雅雯讲故事”学生党建品牌网络浏览量713万次,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潘雅雯入选“四川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学生舒雨欣等近30人升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国内一流艺术类院校继续深造;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98.11%,居川师大第一,四川省前列。
  创新人才培养有特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海外云端交流平台,组建教学团队、创作团队、科研团队,探索实施分流教学、舞台流程化教学、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教学模式,以教学保障创作,创作转化为科研,科研反哺教学。通过海内外舞蹈见习、自主创编、舞台综合实践、“舞蹈+”创新创业等举措,着力培养学生“学、探、演、赛、创”五大能力。
  强化实践育人有亮点。实施“党建+舞蹈”创作,搭建“院团+”共创共享平台,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创作、参演《最后一颗子弹》《熊猫》《我的两万个兄弟》等舞蹈、音乐剧作品,弘扬巴蜀文化。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和舞蹈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以项目化推进常态化志愿服务,培育师生勇于担当、服务奉献的良好品质。
  近年来,川师大舞蹈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60余项,获得各类奖学金2000余人次、技能证书200余项。学院每年毕业生共有400余人,为四川、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专业院团、艺术机构、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据第三方调查,82%的用人单位反馈川师大舞蹈学院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上表现突出。

以舞铸魂 打造高校艺术精品、文化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舞蹈学院院长高立斌认为:“对全体舞蹈学院人而言,创作就是最大的科研。”川师大舞蹈学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舞化人,守正创新,用作品歌颂伟大祖国,用作品反映美好生活,用作品刻画时代进步,打造高校艺术精品、文化名片。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藏、羌、彝民族鼓舞表演人才培养”2022年7月1日开班后,以“以舞之动表民族情,以鼓之声聚民族魂”的导向,积极履行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实践课堂中,有泽吉、达瓦、杨兴荣、王师勤等教学专家和民间艺人讲授民间舞蹈;在理论课堂上,有吕艺生、杨敏、田露等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倾囊相授。此次培训历时50天,30位专家集中授课和实践指导,学员们共学习藏、羌、彝鼓舞组合20余个,共创作出藏、羌、彝鼓舞作品10余部,共提交科研论文30余篇。
  2022年,川师大舞蹈学院立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立项数量居四川省第一,在全国艺术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十八勇士》《吼青天》《远山不远》《走祥云》4部作品分别取材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古蜀文化和教育扶贫故事,把舞蹈创作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同四川的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同学校的师范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不仅生动体现了舞蹈教育工作者对舞蹈本体艺术价值的追寻,更彰显了川师大舞蹈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与传承。4部作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从选材和立意上生动诠释了“文化自信”。国内著名舞蹈编导何川,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等业内专家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高校也能出作品,出精品!”
  新起点,新征程。川师大舞蹈学院全体师生将不断前行,不辱使命,创作更多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作品,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链接:https://4g.scdaily.cn/html/20230113/223548.html

6c5e0dd1ba4578fbd03c916c40c3e59.jpg

                                                           审核:刘洋 王红梅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推荐阅读